博彩网址 信息工程专业白皮书
1.专业定位
信息工程专业的设立,是中山大学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优势,优化国家人才资源配置的战略举措。本专业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应用技术为核心,重点研究信息处理理论、技术和工程实现,在面向21世纪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大胆创新,先行先试”的指导思想,贯彻理工结合、复合创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开拓意识、国际视野和多学科背景,具备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分析等方面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在科研单位、国有企业等相关国家信息产业部门从事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力,符合国家需求的复合型信息工程总体性创新人才。
3.培养规格
信息工程专业学制4年,毕业总学分要求为176学分,其中实践实验学分不少于22学分,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1)在政治思想方面:具有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学习作风。
(2)在知识能力方面: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和实习实践训练,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计算机科学和信息领域的专业知识,掌握工程学科的基础性理论方法;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查阅本专业学科有关的外文资料。具备问题分析与求解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具有在系统工程领域内的设计和管理能力,能够在文献分析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对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管理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试验、分析和解释数据,并能综合应用不同研究手段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3)在身体素质方面: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4.主要课程设置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提升课等组成。本专业核心课程涵盖了学习本专业所需的硬件和软件基础知识,为后续更深入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除专业核心课程外,考虑到信息工程应用的特点,在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也特别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强化对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在信息工程相关专业技术领域的实体企业和研究机构等单位的实习活动,将课堂理论联系生产实际,对学校课程学习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综合训练和检验,开拓科研视野,提升社会实践能力。
专业基础及核心课程:
电路理论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嵌入式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技术、导航定位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系统仿真技术及应用、运筹学、系统决策与建模等。
实践教学课程:
程序设计与实验、电路理论基础实验、模拟电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微机原理与嵌入式系统实验、通信原理实验、工程应用实践等。
5.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能够满足高水平研究性大学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详情://bcurl.net/teachers
6.教学条件
学院已组建复杂网络与体系工程、空天智能无人系统研究和网络信息系统工程等团队,正在建设和完善信息系统安全工程、航空航天飞行器系统设计、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研究、体系工程等实验室,以及未来网络空间技术创新中心、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创新中心、垂直起降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联合创新中心等。